小暑
“小暑不种薯,立伏不种豆”。小暑时节气温升高、降雨增多,雨热同期,阳光猛烈,万物生长繁茂,各类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、快速发育的关键期,
节气特点
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暑,即炎热之意,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,但已拉开“三伏天”闷热序幕,意味着即将进入酷热难耐的时段。此时,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,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。
养生·观起居
顺应天时勿生烦躁,养足心气
小暑白昼时间长,阳气最为旺盛,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,适当晚睡早起,以顺应天时,切不可因炎热而心生烦躁、恼怒,以免损伤心气,这是契合夏季的养生准则。
民间素有“小暑不卧席,早秋凉飕飕”的说法,小暑时节气候炎热,夜晚睡觉时不宜直接睡在凉席上,即便使用凉席,也最好铺上薄毯,避免寒湿之气趁入睡时侵入人体,引发关节疼痛、腹痛腹泻等不适。
晨起洗漱后干洗脸、搓耳朵也是小暑养生的妙招。可起到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补肾强体的功效。小暑时节骄阳似火,于细微处调整起居作息,遵循养生之道,方能安然度夏。
、
养生·观饮食
苦味入心,可搭配辛味食物
暑热难耐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能量消耗剧增,饮食养生更需精心调理。中医认为,苦味入心,适当食用苦味食物可清热泻火、养心除烦,比如苦瓜、苦苣、莲子等。推荐凉拌苦瓜、莲子煲粥或煮糖水。过食苦味易致心气过泄,可搭配食用一些辛味食物以助阳气发散,如生姜、葱、蒜等,驱散体内寒湿之气,预防空调病等夏季常见病。
小暑期间,人体出汗多,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严重,应多补充水分及富含钾、钠等矿物质的食物,新鲜水果是绝佳选择。西瓜堪称“消暑利器”,其水分含量高,不过西瓜性寒凉,不宜一次食用过多。此外,西红柿、黄瓜、桃子等时令果蔬,既能补充营养,又可生津止渴,为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养生·观穴位
曲池穴
用拇指指腹按揉,以局部有酸胀感向手臂发散为佳,每侧按揉3-5分钟。按揉时手指要保持清洁,避免指甲过长划伤皮肤。
内关穴
用大拇指指尖轻轻按揉,力度由轻渐重,以产生酸、麻、胀之感为宜,每日早晚各按揉一次,每次约3-5分钟。也可以借助艾灸,将艾条点燃后,距离穴位2-3厘米处进行温和灸。
养生·治未病
小暑时节,天气炎热,暑气逼人,容易引发中暑、热伤风等疾病。要注意防暑降温,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,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可适当食用绿豆汤、冬瓜汤等清热解暑食物。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